平時日常生活中我們便能體會到,德國人對殘疾人的關愛程度超乎想像。從完善的無障礙設施,到各種福利,殘疾人在這裏不僅可以得到生活上的便利,還會得到真正的尊重。
最近博物館搞了一個叫做「黑暗體驗」的活動,邀請普通人來感受一些盲人身處完全黑暗的環境是怎樣的一種體驗。對此,我有些好奇,也想帶兒子和女兒參加,讓他們知道盲人的不容易和懂得保護眼睛。
訂票的時候我才發現這個活動竟然那麼受歡迎,一周以內的一小時體驗活動已預訂一空,而更緊俏的「黑暗就餐」活動的票已經整個展期全部售罄。我趕緊預定上了一周以後四張「黑暗體驗」的票。
我們準時到達博物館,被告知先要去儲物櫃把所有的電器、外套和背包存在櫃子裏,還特別叮囑說連手錶也要放起來,只能留一點少量現金在身上,等會兒可以買飲料和零食。
存好東西,我們十個人為一組,在體驗館門口集合,不需要任何遮住眼睛的東西,只是一人領到一根盲人用的長棍。帶領我們進館的是一位名叫馬克的嚮導,他先後打開兩扇門,我們便立刻進入到一個完全漆黑的世界。
進來以後馬克讓我們十個人簡短地自我介紹一下,叫什麼名字,來自哪裏。後來我們都驚奇的發現,短短幾分鐘馬克記住了我們每個人的名字和聲音。
接下來,我們跟著馬克聲音的方向前進,步行時一是依靠盲人棍,二是可以互相牽著或者把手搭在另一個人肩上。我試了一下,身邊有人「搭檔」和完全獨自一人的感覺差別極大。獨自一人時會特別沒有安全感,彷彿身處一個巨大的深淵,毫無方向毫無依靠;當有人拉著一起時,立刻便有了實實在在的安全感,前進起來也自如了很多。
就這樣,我們摸索著「觸摸參觀」了一個房間,一邊摸一邊告訴其他人自己覺得摸到了什麼。我們還體驗了如何在紅綠燈靠聽聲音過馬路,平日普通的斑馬線邊上的路沿,竟然成為了一處尤為特殊的安全線。
接下來我們走到了另一個房間裏,在黑暗中點飲料和零食。馬克熟練地挨個跟每一個人點餐送餐和結賬,再帶著我們拿著手上的薯片、巧克力、啤酒飲料等等走到另一個房間,安排我們找餐桌坐下。一邊吃東西一邊開始聊天。
馬克開始說起自己的經歷。他告訴我們,他是一位天生便看不見的盲人,所以顏色對他來說只是一個單詞的概念。
有人問他覺得作為盲人,生活中最困難的是什麼。他思索了一會兒,說可能是他的父母要去面對自己的小孩是個盲人的這個事實。對於他自己來說,出生便是如此,並不覺得有什麼困難。
有人問如果科技能讓你重見光明你覺得怎樣。馬克的回答有些出乎我們意料,他說,我可能會覺得驚慌失措。對於他來講,原本生來就只有聲音的世界突然出現了畫面,他可能一時半會兒會很難「消化」。
短短一個小時,一起身處黑暗的一群人更多的感觸好像並不是可怕或者困難,反而是彷彿適應了這樣的黑暗。在黑暗中,人們也可以行動、交流,甚至嘗到了零食飲料中平時沒有嘗到的味道。
德國很多這樣的體驗活動,是對生活的感受,也是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更是一種強有力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