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海巖北京報道:疫情散發、異常高溫干擾中國經濟復甦進程,國務院近日在此前33條穩經濟一攬子政策落地的基礎上再宣布實施19項接續政策。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楊蔭凱9月5日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受需求不足、疫情衝擊等影響,經濟恢復的基礎仍需進一步鞏固,必須搶抓時間窗口,果斷出臺接續政策,合理加大宏觀政策的實施力度。下一步要推動新增的3000億元(人民幣,下同)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額度、5000多億元專項債地方結存限額盡快落地並形成實物工作量,同時積極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重大項目建設,促進投資穩定增長,鞏固經濟回升向好勢頭。
從此次政策的重點來看,楊蔭凱表示,接續政策從供需兩端協同發力,著力擴大有效需求,促投資帶消費增就業,強化能源供應保障,穩定糧食生產,抓好物流保通保暢,持續為市場主體減負激活力,有利於進一步鞏固經濟恢復的基礎,切實增強發展後勁。
楊蔭凱稱,此前首批3000億元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額度已全部完成投放,正加快形成實物工作量。
對於新增額度,也要抓住三季度施工黃金期,盡快落實落地。發改委稱正加快向國家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和進出口銀行推薦及對接項目,加快資金的簽約投放和配套融資落實,督促地方提前做好徵地拆遷、採購備貨、等準備工作,力爭資金投放到位後就能夠開工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