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日前留意到《大公報》有關土瓜灣遊樂場「垃圾陣」的報道,帶員到上址清場。昨晚大公報記者再到現場,發現「垃圾陣」已不復見,地面刷洗得較以前乾淨,臭味消失,亦暫未見有新垃圾堆出現;惟時值農曆七月盂蘭節,有市民在路邊遺下拜祭的香燭及祭品,且數量不少,勢招惹老鼠及蟑螂,影響環境衞生。
大公報記者更見到了「垃圾陣」製造者推著兩袋疑似垃圾到場,惟在追訪下未見他再堆放垃圾。至於副司長走訪過的其他衞生黑點,部分仍見有垃圾蹤影。\大公報記者 葉浩源(文、圖)
土瓜灣遊樂場外路邊的20米長「垃圾陣」昨日已消失,一名婦人坐在旁邊石壆上享用生果,也有市民踏單車經過曾被「垃圾陣」霸佔的行人路。街坊表示,清走垃圾後環境舒服了許多,空氣也清新了,不過,他擔心「垃圾陣」會再次出現,希望政府持之以恆及想辦法長久解決這類衞生黑點。談到此處時,該名街坊手指向不遠處,暗示大公報記者「垃圾陣」的製造者出現了。
街坊憂「垃圾陣」再現
該名年約六旬的疑似流浪漢推著一輛載有紙箱及膠袋等物品的手堆車,坐在遊樂場入口旁的石壆,大公報記者上前問他是否常來,該男子即醒目地否認:「唔係呀,我推緊嘢經過咋!」記者再問他有否覺得垃圾清理後地方乾淨了?他說:「丟曬都係污糟?啦,成地都係垃圾,邊度乾淨呀?條街幾多塵,都唔係乾淨吖?!顾娪浾吲臄z即時推開身邊的手堆車,不斷聲稱手堆車並不屬於他。問到已消失的「垃圾陣」是否其「傑作」時,男子一再否認,並不耐煩地提高聲調:「嘥氣,你行開?!褂浾呖拷侄衍囅胗^察有什麼物品時,遭該名男子驅趕。
街坊向大公報記者透露,認得該名男子正是「垃圾陣」的製造者,又指他與平時一樣,每逢晚上便用手推車把垃圾帶到公園入口囤積。估計是剛被政府人員「清場」,該男子未敢立即把垃圾再放置在地上。
此外,大公報記者又走訪了卓永興日前檢視的其他衞生黑點。在天后威非路道後巷雖然仍見垃圾堆,惟數量比之前有所減少,亦有未清理的垃圾被蓋上帆布之類遮掩,估計有人稍為避忌,而政府當局需時清理。北角糖水道及北角道中間的多條後巷則「路路暢通」,大部分後巷已無垃圾堆阻路,雖然天色已黑,記者走畢整條後巷未見老鼠蹤影,可見衞生即時得到改善。據一名食環署清潔女工表示,前日政府官員走訪後,清潔工們也加強清理上述後巷的垃圾。
對於土瓜灣遊樂場入口處外一隅放置的香燭和食物,外判清潔工忠哥表示,農曆七月會有不少市民按習俗在街上祭拜,清潔工一般不會主動清理任何供品或祭品,除非食環署職員當場要求清理,或在衞生黑點附近張貼黃色告示表明須清理,「清理時都要講規矩,清理前影張原貌,倒消毒粉後再影一張,然後開始清理,最後再影一乾淨相,被清理的東西會暫存六至九個月,會放在垃圾轉運站或堆填區,待物主領回並罰款?!怪领痘瘜殸t、燒街衣,忠哥說清潔工不會直接清理,燒街衣會半夜無人時用水車沖洗,化寶爐則待農曆七月尾聲才清理。
卓永興:聯合行動清拆棚架
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主席葛珮帆表示,市民於農曆七月按習俗燒街衣及放置祭品拜祭,「街上難免會有人放置食物或惹來老鼠覓食,此現象相信過了農曆七月便沒有」,而外判清潔工對此亦有顧忌未必會主動清理。
另有報道指馬頭圍道與石塘街及漆咸道北之間的後巷,有人僭建搭建大型棚架。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昨日在其社交平臺專頁上載圖片並表示,與屋宇署及多個政府部門採取聯合行動,清拆涉事棚架。